臨清進一步加大“轉調創”力度 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
1至2月份,臨清地方公共財政收入累計完成23815萬元,同比增長20.2%。“開門紅”的取得源自于臨清牢牢抓住了“一區一帶一圈”重大戰略機遇,進 一步加大“轉調創”力度,加快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,著力打造百億企業、千億產業,全力推動支柱產業轉型升級,不斷推動工業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。政策給力,產業發展環境優越
紡織產業是臨清傳統主導產業,但受國內外各種因素影響,臨清紡織產業和全國同行業一樣,面臨著諸多困難。但2013年,臨清通過加大技改力度,積極 調整產品結構,努力開拓國內外市場,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的勢頭。2013年,規模以上紡織企業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39億元,利稅29.9億元,利潤 19.87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19.5%、19.5%和17.5%。
臨清加大對紡織產業的扶持力度,出臺了一系列的利好政策,迅速為紡織企業營造出良好的發展環境,使全市紡織產業取得了良好的發展成績。據工作人員介 紹,臨清推出的《關于實施“53266”工程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的意見》、《關于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的意見》等一系列扶持政策,制定了4項19條政策措施, 從財政獎勵、收費管理、項目審批、執法檢查、土地保障、人才等方面給予重點扶持。
科技創新,轉型升級活力不斷
日前,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網站公布了2013年第二批驗收合格項目名單,臨清迅力曲軸制造有限公司承擔的“多缸內燃機輕質曲軸”、山東博特軸承有限公司承擔的“R196Z-4多功能變速箱薄壁特種軸承”兩個項目順利通過國家驗收。
這是臨清軸承產業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縮影。軸承產業在臨清有著50多年的發展歷史,軸承加工生產企業達千余家,近年來,更是以煙店鎮為中心,輻 射全市及周邊多個市、縣,形成了從軸承鋼到鍛造、車、磨、熱處理、套圈、滾動體、保持器、成品安裝、銷售較為完善的產業鏈條。為了推動軸承產業不斷轉型升 級,臨清不斷強化創新平臺建設,著力打造資源共享平臺、科技創新平臺、成果轉化平臺和交流合作平臺。加強與高校、科研院所的產學研合作,圍繞產業發展的核 心技術全力進行攻關,研發新技術、開發新產品,提升核心競爭力。據了解,今年臨清將著力打造裝備制造、有色金屬、紡織及服裝加工3個500億產業,加快發 展食品及醫藥、造紙及紙制品、能源電力產業,為打贏跨越趕超第二戰役奠定堅實的基礎。